当前位置:首页 > 学者视点
宁吉喆:对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3日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握大逻辑,贯彻新理念,坚持总基调,做好中心事,着力抓主线,打好政策落实的组合拳。

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呈现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的深刻把握,是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必然过程。认识、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把握这个大逻辑,需要深入理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

速度变化意味着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年均增长近两位数的高速度。在新常态和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近两位数转为一位数既有必然性,也有合理性。中高速不仅是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相符合的合理增速,而且有利于我们加快调结构、转方式。201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按同比测算都是6.7%,而按环比测算分别为1.2%、1.9%、1.8%,这是一个企稳向好的趋势,表明速度转轨换挡已经进入常态。6.7%在我国是中高速,表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在世界上则属于高速,是主要经济体中最好的增速。

结构变化和动力转换二者相辅相成。2016年,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增长动能加速转换。从生产看,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工业逐步企稳,农业生产平稳,对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需求看,投资增长企稳,消费增长较快,出口增速由负转正;从转换看,新动能新经济孕育成长,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16年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增速为2014年8月以来最高。

目前,我国的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正处在关键阶段,需要把握大逻辑,采取大举措,推进大改革,按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调整经济政策框架和经济工作思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目标。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创新理念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当前,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

首先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增长较快,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超过2%,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企业的R&D经费支出占比接近80%,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且凡是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创新都搞得比较好、R&D经费支出都比较高。科技创新有投入、有支撑,再加上科技人员的努力和市场需求的引导,必然能够结出更多创新硕果。

同时要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2016年1—11月份,我国每天新登记企业主体达1.49万户。目前,我国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8600万户,其中有2500多万户是企业主体,近6000万户是个体工商户,还有170多万户属于农业合作社等。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拥有市场主体最多的国家,创业创新的活跃度很高,微观经济的活力和潜力很大。这是我们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居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源泉。虽然这两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增就业仍大幅增加,这表明了创业创新的成效。为了更好推动创业创新,要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深化简政放权,更加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惠民工程,为市场主体打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还要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创业创新,都离不开制度创新。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改革步伐,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改革,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等。这些都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今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我们要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合理区间的下限要看就业、上限要看物价。我们的增长是中高速的增长,是处于合理区间的增长。要稳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要稳预期,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加强预期引导,提高政府公信力。要防风险,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风险总体可控,但要切实预防和消除隐患。还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深入细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此,应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打好政策组合拳,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二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三是释放国内需求潜力,释放消费、投资、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潜力,立足扩大内需,同时也要努力拓展外需;四是加快新旧动能的衔接转换;五是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六是推进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七是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八是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经济工作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是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为此,要抓好两个重要方面。

一方面,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所追求的增长是就业比较充分的增长,是物价总水平合理的增长,是居民收入提高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的增长,是结构不断优化的增长,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增长。一句话,是有质量的增长。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增长的效益。增长的效益要看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也要看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的提高情况。当前,要围绕推进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完善相关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发展,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

另一方面,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从数量上看,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比如,我们有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而且有的比重相当高,像钢铁、煤炭、水泥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50%甚至60%,计算机、手机的产量也占了世界的一半甚至更多。产量虽然也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但目前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产量高而质量不够高的现象相当明显。因此,要高度重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当前,要大力倡导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品牌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质量第一,用标准来立业,用品牌来兴企,努力攀登知识产权的高地,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去产能方面,钢铁、煤炭这两个重点领域提前超额完成了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任务;在去库存方面,2016年3月到11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9个月减少;在去杠杆方面,截至2016年11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在降成本方面,2016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5.76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4元;在补短板方面,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个突出短板来说,2016年能够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对于钢铁、煤炭行业,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的问题。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同时应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通过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加大农业、水利、脱贫攻坚工作的力度,着力在补短板上取得更大进展。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深化农村土地管理、产权制度等改革或改革试点。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仅要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而且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强化创新驱动,切实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来抓,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
相关信息
马淑萍:以渐进式创新提升我国创新实力
李君如:治国理政,思想文化智库大有可为
杨军:在价值引领中推动学术创新
李国杰:数字经济引领创新发展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